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省属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学校坐落于“世界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作为山东省创立最早、专业最全、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秉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设有奎文和滨海两个校区,总占地763,5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2,997平方米,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79年,目前发展成为一所以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为核心、涵盖工程、管理、文学、艺术、法律、教育、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单位,以及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文明校园等荣誉单位。累计培养超过7万名高技能人才,赋能区域数字化战略发展,积极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卓越,聚焦创新实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全面推行“理论讲解+实操示范+案例复盘”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例如在虚拟现实实训基地中引入真实商业项目,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如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学校拥有高水平专业集群支撑,围绕“人工智能+”“安全+”“虚拟现实+”等主线,建设6个专业群,包括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工业互联网等,实现专业与产业高度适配。产教融合方面,创新实施“引企驻校、引产入校”模式,与88家企业共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13家企业设立订单班(如虚拟现实等专业),有效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壁垒,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校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教育项目名单,强化国际化合作,如与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学院,提供“双语教学+国际认证+企业实践”培养方案,学生可赴国外升读本科。学校教学质量成果显著,近40年来为社会输送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连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认可。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源远流长。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1983年成立潍坊市电子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前身机构。1985年正式创立为山东省潍坊电子工业学校,初具规模。1987年7月,更名为山东省信息工程学校,深化信息工程类教育基础。2002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教育部备案,学校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定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标志着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新阶段。此后,学校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代拓展国际化和产教融合战略,如2016年实施“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项目,2025年与匈牙利高校合作设立米什科尔茨学院。校区建设方面,从单一校区扩展为奎文和滨海双校区格局,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学校历任校长包括肖朋旭等,推动院校改革创新,立足传统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现为省属公办全日制院校,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中文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Shandong Inform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简 称:山信
院校代码:13012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先进完备,以专业多样、国际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学校设有10个教学系部(院),包括电子与通信系、软件与大数据系、数字媒体系、智能制造系、经济与管理系、现代服务系等,开设38个专业,如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应用电子技术、商务英语、应用韩语、商务日语等,覆盖信息技术、工程管理、语言文学、旅游商贸等多个领域。教学模式强调应用能力培养,采用“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学生高职阶段合格后获专科毕业证书,转段录取可升入本科院校获取本科学位;国际合作项目包括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1+3”模式及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学院四大专业(大数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学制3年,提供国际化课程认证。产教融合方面,学校打造实战型人才培养闭环,例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通过企业班开展商业项目实践,促进师资互聘与课程创新。2025年招生计划达5300人,面向全国24省区市,分普通高职、定向军士、中外合作等类型。院校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依托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确保教学紧跟信息技术前沿,支撑区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