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独立学院,由厦门大学与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于2003年联合创办,性质为应用型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学校位于福建省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地理位置优越,依山面海,校园环境优美,占地2726亩,拥有现代化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人文大楼、理工大楼等一流软硬件设施。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省外生源比例高达55%,为福建省招生规模较大的省属高校之一。作为独立学院,嘉庚学院在招生、财务和管理上均独立于厦门大学,但共享部分厦门大学资源(如图书馆和部分课程),建筑风格采用中西合璧的“嘉庚式”,体现对校主陈嘉庚精神的传承。学校在法学、会计学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欢迎。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质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质量获高度认可,坚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以规范与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国际赛事中获奖184项,全国性赛事获奖1559项,区域性及全省性赛事获奖近3000项,树立了“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品牌形象。师资队伍由900余名专兼职教师构成,包括专任教师、厦门大学在职教师和外部招聘人才,优化了学历、学缘与职称结构,历次学生评教满意度高。根据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报告(2018年),毕业生平均月薪列省内综合性大学第四位,晋升为高管比例位列第二。学校重视实践与科研结合,如2024年获得“一种工装夹具”国家专利授权,体现应用型研究实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灵活的转专业机制(基本无考核门槛)、微专业项目(0学费、跨学科核心课程)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办学模式。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历史沿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历史沿革始于2003年10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办,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揭牌,标志着学校作为独立学院的正式成立。初期依托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发展,致力于提供优质高等教育,2003年首次在福建二本批次招生。学校自成立以来快速发展,2014年启动新一轮跨越战略,强调“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有效教学见长”,推动实践教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目前处于转设进程中(截至2025年8月),作为独立学院中的佼佼者,转设可能涉及校名变更(如“漳州学院”或保留“嘉庚学院”),但因教育部命名规定(禁止使用人名或原高校简称)面临挑战。学校历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5300人(较上年增310人),福建省内占比51.6%,体现了地方支持及成长轨迹。
中文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外文名: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简 称:嘉庚学院
院校代码:13469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育教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育教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开设5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领域,学制为四至五年,包括会计学等热门专业。招生政策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5年计划新增福建省内物理组招生284人,历史组20人,强调开放性和包容性。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实践,与厦门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培养13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并强化微专业体系(2025年启动),以提高学生跨学科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教学资源丰富,图书馆与厦门大学共享文献,设施包括水上音乐广场、棒球场等,支持多样化课外活动。学校教育成果体现于高效转专业制度(无考核限制)和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确保学生获得可验证技能和学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