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北京交通大学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信息、管理和交通科学与技术为主要特色和优势,学科涵盖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个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拥有海淀本部和威海校区两个主要办学地点,校本部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威海校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可追溯至1896年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学校在科研领域成就斐然,拥有包括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众多高水平科研平台,并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核心地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学校实施“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批专业具有显著优势与特色。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学生在国内外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持续保持高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众多杰出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历史沿革北京交通大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渊源可追溯至1896年清政府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培养铁路管理人才的学府——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21年,交通部下属四校(上海、唐山、北京)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下设京校(北京交通大学前身)等。经历多次变迁与发展,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北京铁路管理学院、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学校定名为北方交通大学,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校名撤销,学校独立为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根据中央决定,学校曾恢复使用“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恢复使用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并沿用至今。百余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几经分合,但其兴学育人、服务交通的初心始终如一,文脉相承,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工程与管理的教育发展历程。
中文名:北京交通大学
外文名: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简 称:北交大 / BJTU
院校代码:10004
北京交通大学教育教学:北京交通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完备,贯通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推行探究式、项目制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一批先进教学平台。学科实力雄厚,形成了以信息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流学科群,其中多个学科在国内外评估中名列前茅。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质量显著提高,与国内大型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众多世界知名大学及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化发展平台。教育教学工作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