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Shanghai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olytechnic)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93年。学院前身为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更为现名,2015年4月完成教育部备案。学校拥有嘉定校区(恒荣路200号)和青浦校区(新凤北路565号)两个校区,立足上海嘉定区与青浦区,辐射长三角地区。作为上海市首批依法自主招生高校、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建设单位及全国非盈利性高等学校联盟成员,学院以"诚信办学、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为理念,构建了以工科为主体、珠宝艺术与旅游企业管理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布局,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60人中,高级职称占比28%,中级职称占40%,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40%,青年教师中80%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学成果显著,获批5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个上海市教学团队及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校内实训基地涵盖新能源汽车、数控技术、珠宝工艺等前沿领域,并与上海工艺美院、嘉定文旅局等建立战略合作,开发非遗文化IP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突出,打造"工商杯"创业大赛、"创飞扬"创意集市等品牌活动,指导项目在"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中获市级以上奖项40余项,年孵化注册企业8家,获评"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93年上海中华职业大学筹建期,发展历程历经数次重要变革:
- 1993年:获批筹办,开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
- 1994年:更名上海中华侨光职业技术学院;
-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民办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国家全日制高职招生计划;
- 2011年:上海工商学院(1985年成立)整体并入,新增青浦校区,形成双校区格局;
- 2014年7月:获上海市政府批准更名为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2015年4月:教育部备案完成,正式启用新校名;
- 2016年:完成校领导换届,陈英南任院长兼党委书记。
学院通过多次资源整合与校区建设,从单一校区发展为双校区协同办学,专业设置从珠宝、机电拓展至22个覆盖工科、商科、艺术等多领域专业。
中文名: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Shanghai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olytechnic
简 称:工商学院(SICP)
院校代码:10852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学院设8个教学系部,开设22个专业,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1. 专业结构
- 工科主体:汽车工程系(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机电工程系(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大唐信息技术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物联网);
- 特色两翼:珠宝系(首饰设计、宝玉石鉴定)、艺术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餐旅服务学院(餐饮管理上海市一流专业)、商务与管理系(跨境贸易电商);
- 拓展领域:应用外语系(商务日语/英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
2. 双创教育体系
构建"课程-实践-孵化"全链条:联合外冈镇开展创业训练营,与葛隆村合作开发非遗IP;建立"长三角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与上海师大等高校共享资源,年均孵化项目超5项,实现"创新创业有实践"。
3. 国际合作
开设中英合作班(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方向),推进"职教出海"战略,与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共建国际课程,拓展"3+1+1"专升硕项目。
4. 证书管理
毕业证书编号执行国家标准(18位编码),支持学信网验证;毕业证遗失可依规补办证明书(需登报声明、提交申请表至教务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