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广西唯一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的高等学府。作为中国南部边疆地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广西大学始终秉承“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拥有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凭借其深厚的办学底蕴、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突出的综合实力,广西大学已成为推动广西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在中国高等教育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并积极拓展与东盟国家及世界各地的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合作。
广西大学教学质量广西大学将本科教育教学置于核心位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实施精英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教育策略,设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坚持“以本为本”,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汇聚了众多国家级、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其精湛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高质量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学习资源丰富,环境育人成效显著。广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与广泛好评,展现了学校卓越的人才培养成效和显著的办学声誉。
广西大学历史沿革广西大学拥有辉煌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其历史可追溯至1928年。首任校长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马君武博士(与蔡元培并称“北蔡南马”)。学校初名广西大学,1939年在桂林更名为国立广西大学。在早期岁月里,学校广纳贤才,名师云集,迅速发展成为华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府。1952年,响应全国院系调整,国立广西大学被撤销,其师资、设备及学生被分拨至中南地区各高校,仅保留了农学院(随后在南宁成立广西农学院)。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批准在南宁市恢复重建广西大学。从此,广西大学开始了新的征程,先后并入广西工学院(部分)等院校。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由原广西农学院发展而来)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掀开了学校发展史上新的一页。1998年,广西大学获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22年,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标志着学校发展进入新纪元。恢复重建后的广西大学,继承优良传统,扎根八桂大地,在历届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八桂大地上高等教育的璀璨明珠。其1952年前的毕业文凭不仅具有重要的个人证明价值,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特定阶段的重要物证。
中文名:广西大学
外文名:Guangxi University
简 称:西大(GXU)
院校代码:10593
广西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独具特色,深度融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本科教学方面,持续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增强学生的学科基础与适应能力。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建设了大批国家级、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投入建设了众多先进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积极推动国际化教育,拥有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海外学习和交流平台。学校建立了灵活的学分认定与转换机制(如《广西大学普通本科生课程学分认定及成绩转换申请表》、《广西大学普通本科生交流学习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广西大学普通本科生提前进入毕业环节(恢复原级)申请表》等制度),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高校交流学习、创新创业活动和跨学科学习。研究生教育强调学科交叉和前沿创新,强化科研能力训练和学术道德规范。广西大学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体验,营造开放多元、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持续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和区域发展输送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