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科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赣南医科大学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是江西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校,也是该省重点建设的医学高等学府。作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江西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流学科高校,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校园总占地面积1872亩,分设黄金和章贡两个校区,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总值2.78亿元,图书馆馆藏丰富,纸质图书133.4万册,电子资源230.62万册。学校当前全日制在校生约12600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名誉校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凸显其学术地位。学校以医学为主体,结合康复、药学、护理等多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并积极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和革命老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近年来,学校突出红色基因传承,通过“五大工程”建设强化内涵提升,正朝着一流医科大学目标迈进。
赣南医科大学教学质量赣南医科大学教学质量卓越,体现在高水平师资队伍、优势学科设置和科研创新成果上。学校专任教师846人,其中52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确保了教学的专业性与先进性。本科专业23个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如临床医学),省部级优势专业4个,学科覆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学校拥有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省高校重点一级学科2个,并通过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优化实践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17个(如江西省脑血管药理重点实验室),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家中医药资源研究分中心1个,推动产学研结合。直属附属医院3所(包括全国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非直属8所,为学生提供丰富实习资源。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支持,确保德技双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赣南医科大学历史沿革源远流长,始于1941年创办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赣南医学专科学校,奠定了高等医学教育基础。1988年4月,经国家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赣南医学院,并启动本科生培养。进入21世纪,学校快速发展:2001年与南昌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2006年联合江西中医学院招生,2008年进一步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013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开始硕士生招生。2019年起与苏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推动教育层次提升。2023年4月,根据江西省教育部门公示,学校正式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标志着办学水平质的飞跃。历任校长包括吴宣成(1984-1988)、陈方荣(1995-1999)、沈建华(2000-2001)、黄林邦(2001-2016)、刘潜(2017)及现任校长张小康(2021至今),领导团队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大学更名进程。
中文名:赣南医科大学
外文名: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简 称:赣南医大
院校代码:10413
赣南医科大学教育教学赣南医科大学教育教学体系完善,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多层次培养。本科层次设置21个专业,分属第一至第八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康复学院(军体部)及思政部等17个教学单元,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如“红色卫生史”特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研究生教育依托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联合南昌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高校优化培养方案;博士层次合作苏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开展联合招生,确保高端人才培养。教学方法上,学校推行临床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建设数字教学资源与虚拟仿真实验室,强化技能操作能力。成人教育学院通过成考等机制服务社会继续教育,招生规模达21460余人。国际教育方面,每年招收留学生百余名,英语授课项目扩展国际合作网络。学校教育教学注重质量监控,实施标准化毕业证管理(如编号规则:18位码中前5位10413),确保学位证书权威性,并依托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8所非直属基地落实“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