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图片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学校秉承“手脑并用、善言敏行”的校训,践行“为产业育才、助学生立业”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周边3公里范围内有新郑机场、机场高速、京港线、郑民高速、郑州南站、地铁17号线(郑许市域铁路)和地铁2号线,交通极为便利,便于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规划总占地面积达856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其中东、西两个校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包括高性能校园网络全覆盖、计算机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500万元。截至2023年7月,学院有专兼职教师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超过50人,师资队伍专业精干,为高质量教育奠定基础,确保学生在实操与理论结合中成长为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以高标准的教学质量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通过先进的硬件配置和优质师资队伍实现教育目标。学校配备价值约3500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和实操平台。师资力量雄厚,拥有200余名专兼职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25%,且涵盖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如任金州、崔勇、李若怯等,这些资深教育者带来前沿技术与行业经验。学院坚持“为产业育才”的理念,强调工匠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和案例教学强化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具备实操技能和创新意识。近年来,学校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如通过专题讲座加强师资培训,喜报频传,在信息类竞赛中表现优异,展现了教学成果的卓越性和行业认可度,毕业生就业率与质量持续提升。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历史沿革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其前身河南通和国际学校(筹),在河南省教育厅及国内众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完成了办学方向的转型。原校以基础教育为核心,后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需求,聚焦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经过系统筹备和严格审核,学校正式转型为高等职业院校,并于后期获得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和教育部备案,确立为全日制高职机构,定名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这一沿革过程反映了学校从筹建到独立办学的稳健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服务产业的原则。如今,学院以现代化校园为基础,立足郑州区域优势,逐步发展出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门专业的完整教育体系,成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成员,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中文名: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
外文名:Zhe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简 称:郑州智科
院校代码:14797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学: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强调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学院开设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专业,教学过程突出“手脑并用”的校训,通过高性能校园网支持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实体实验室(如计算机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实验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学。学校定期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提升质量,如召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强化师资专业素养;宣传部开展人物摄影与视频剪辑专题内部培训,增强学生媒体技能与创意表达;马克思主义学院接受校领导指导,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国际视野,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授课,并通过竞赛(如信息类项目)检验成果,近年喜报显示学生在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学院还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教育基地,确保育人体系德技兼修,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