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之城,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福建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办于1958年,现有泉州主校区(东海)、南安校区和鲤城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依托晋、洛二水交汇,纵览古港胜景。学校全日制在校生约2.1万名本科生及研究生,专任教师超过11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30余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师资力量雄厚。作为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并被列为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重点发展师范教育与非师教育融合,构建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前职后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体系。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81位,福建省高校排名14位,彰显其在区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发展潜力。
泉州师范学院教学质量泉州师范学院教学质量在福建省高等教育领域领先,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资源保障教学效果。学校拥有高素质师资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6%,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级人才3人,教师梯队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超过65%,确保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先进性。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建成1个专业硕士点(艺术),3个福建省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1个福建省一流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以及6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支撑高质量教学体系。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设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如小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特殊教育等)、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含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以及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学、电子商务)。学校定期参与教育部评估,连续八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2023年福建省内师范专业录取分数最高达576分,非师范类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备受考生青睐。
泉州师范学院历史沿革泉州师范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泉州大学师范学院,历经多次更名、停办与复办,发展脉络清晰。学校前身由多所院校整合而成,包括1923年创办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成立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设立的泉州教育学院以及1958年的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在变迁过程中,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福建省第一所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泉州师范学院,标志学校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此后,学校不断扩展规模,新增校区如南安校区与鲤城校区,面积扩至1815亩以上,并成为福建省支持的重点院校。2010年后,获批为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被列为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高校,2015年起晋升为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近年来在应用型学科和师范教育领域持续深化。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覆盖本科、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核心支持。
中文名:泉州师范学院
外文名: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简 称:泉师
院校代码:10399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泉州师范学院构建全方位教育教学体系,覆盖工学、理学、教育学等10大学科门类,下设59个本科专业,确保专业设置的多样性与实用性。教学特色突出师范教育与应用型学科的融合,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并行发展,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本科生教育为核心,学制统一为四年,学费结构清晰:普通类专业5040元/年,重点学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5460元/年,艺术类专业8640-9360元/年,闽台合作项目15000-18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前两年5040元/年、后两年16000元/年。研究生教育包括学术型硕士点(学费8000元/年),重点发展艺术专业硕士。专业课程注重实践与创新,如闽台合作项目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开设广播电视学等专业,软件学院强化产学研结合,颁发本科文凭。教育教学认证严格,毕业证书授予国家统一认可学历,符合师范生和特殊教育专业要求,学生需完成军训、教材及学分考核,毕业要求包括学绩点达标和补考制度(挂科补考费单科50-100元)。学校通过“三全育人”试点和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